专访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人类很快会经历又一次技术革命

AI

4月25日,封面传媒的合作伙伴——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永东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他向记者透露了微软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规划。

“我们的出发点是普及人工智能,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并从中受益。”王永东说,现在人类站在人工智能的节点上,可能很快就会经历又一次技术的革命、质变与飞跃。同时,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智慧未来的目标,就必须认真对待智慧创新、智慧协作与智慧人才这三大命题。

预言 人类很快就会经历又一次技术革命

事实上,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56年,人工智能就出现了一次热潮,但到1974年,人工智能开始降温,由此被许多人视为又一次科技泡沫。不过,王永东认为,“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相比于回顾过去,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积极探索。社会各界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推动力。”

“今天我们已处于科技量变的峰极,可能很快就会经历又一次技术的革命、质变与飞跃。”王永东预言,人类从混沌无知进化到现在,技术的进步一直存在着某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而此刻,我们便站在一个新的节点上——人工智能的节点上。”

如何抓住这一波科技浪潮?王永东提出,对有志于推动技术进步的研发者来说,继续脚踏实地、努力探索,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智慧未来。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认真对待智慧创新、智慧协作与智慧人才这三大命题。

王永东解释,除了要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之外,还应该有智慧协作。“科技进步的起点通常来源于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但挑战在于,从想象到现实,没人知道这条路有多长,以及如何到达。”王永东说,只有协作,才能让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长路缩短。只有携手生态系统一起努力,才能将想象变为现实。

“人才永远位于研发的核心。人才是我们达成智慧未来愿景的驱动力和基石。”王永东说,要实现智慧未来,还需要智慧人才。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有来自全世界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他们跨越了不同的时区和文化背景,实现了无缝协同工作。

理念 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对话即平台

面对这一波科技革命的浪潮,微软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大量的投入,中国人熟知的“微软小冰”就是他们的一个产品。微软小冰自2014年5月发布至今,在中国已进化到第四代。从数据上看,截至目前,小冰已和多个国家的接近1亿人类进行了超过200亿次对话,平均对话长度达到23轮,而图像等多感官的对话也已超过2亿次。

王永东说,微软为了在保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特别在苏州设立了新的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我们为微软苏州研发中心设立了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在内的十多个研发领域,几乎每一个领域的技术进步都会推动我们向着智慧未来的目标更近一步。”

谈到微软发展人工智能的理念,不能不提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首先提出的“对话即平台”(CaaP)的概念。CaaP旨在将人工智能打造为一种可以和用户以“对话”形式自然交互的基础平台,让各种知识、信息与服务都运行在其上。

王永东认为,某种意义上,“对话即平台”是对数十年前计算机科学家们最初梦想的一种响应和回归,指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在这种应用情境下,用户操控机器,只需要像与人对话那样,下达语音指令即可。“我们看到,最近几个月,包括Facebook、Google在内的业界巨人,都在以Facebook Messenger、Google Assistant等产品呼应微软CaaP的技术理念,这无疑是好事。”

为何“对话”如此重要?王永东解释,只有当用户习惯甚至依赖于与人工智能对话,后者才有机会成长为跨平台、跨系统、跨应用的基础平台和服务。“未来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也都会遵循CaaP的路线持续前进。”

愿景 让每个人都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

各个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并有着不同的打法。而微软选择了“人工智能大众化”的策略。此前,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提出,人工智能今年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大众化,但他也指出:“最令人振奋的事情不只是这些产品展现出的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期待,而是要充分发挥它的能力,让其为所有开发者和所有组织所用。”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王永东告诉记者,在推进人工智能普及化的进程中,“微软认知服务”扮演了重要角色。借助微软认知服务,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开发出能看会听、能说会学、并能解读人们通过自然交互所传达的需求的系统和产品。

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快的普及,微软还推出了许多贴近生活的应用。比如微软翻译工具,支持多人、多语言、跨设备的现场翻译技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使用场景,解决了用户在面对面时由于语言不通而导致交流不畅的痛点。

王永东提出,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微软正在致力于全面、广泛地将人工智能注入到微软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出发点是普及人工智能,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并从中受益。”

来源: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崔江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